Search

李滄東一直是我最喜愛的韓國導演,而現在 1999 年經典之作《#薄荷糖》4K 修復版,甚至可以說是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李滄東一直是我最喜愛的韓國導演,而現在 1999 年經典之作《#薄荷糖》4K 修復版,甚至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電影中,個人尤其讚嘆、極為震撼的一部,明天終於正式在台上映,希望大家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。故事從人生的盡頭展開,搭乘倒著疾駛的列車,無從選擇的那輛列車,不能暫停、不能跳軌,眼睜睜看著回憶片段如跑馬燈最後一次閃現眼前,搭配些許輕盈的和諧配樂,原來是關於一個男人的一生,關於一路丟失的信念、良善與美好。
⠀⠀⠀⠀⠀
每位導演都有自己感知時間的方式,《薄荷糖》處理的命題亦是「時間」,年輕時流逝得相當快速,等到中年,會漸漸趨緩下來,年紀越老,時間變動的軌跡與情感偏執更是緊緊糾纏在一起,因此欲說還休。當我們回望過往,感觸最深的莫屬歲月與環境在普通人身上產生了何種作用,無可避免地走向自我毀滅,那是彼時的自己不見得能發覺到的,畢竟當局者對周遭所發生的變化總是後知後覺,懵懵懂懂。
⠀⠀⠀⠀⠀
人生很美麗,是嗎?
⠀⠀⠀⠀⠀
據說我們最美的情感,大約在 16、17 歲就已經死去了,耗盡餘生想像她走過的路,淋過的雨,看過的海,當你長成一個連自己也不屑一顧的模樣時,再也提不起勇氣玷污這份純潔無瑕的初戀,註定與孤獨常相左右,而這份未曾變質的初戀,化作長年被愧疚與扭曲淹沒的金英浩置身深淵底部的一絲救贖。
⠀⠀⠀⠀⠀
李滄東鏡頭下的小人物貼近創作者的成長背景,往往是萬千生命中一個不起眼的縮影,遊走於明與暗的交界處,在大時代的偏移下努力求生,只是這次,他先給觀眾看到了果,才回去追溯因,層層剝開後才看見他最初的模樣。
⠀⠀⠀⠀⠀
無論金英浩身為學生、軍人、警察、丈夫、父親或老闆,每個片段不變的都是那顆薄荷糖,一顆一顆濃縮了近代韓國政經情勢的動盪與起伏。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,1987 年大學生民主抗爭運動,韓國民主化後首位文人總統金泳三的改革,軍人出身並貫徹威權主義的獨裁者全斗煥時期,以及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所刻劃韓國民主化的一頁血淚史 —— 1980 年的光州事件。透過時間的流逝,讓這一代的年輕人遭逢的種種失落與打擊,定格於樸實且帶有思考性的影像語言裡,那誤開的一槍,毀滅的不只是兩個人的人生,如此個人的不幸更可能是不堪回首的集體記憶。
⠀⠀⠀⠀⠀
私以為,《薄荷糖》是李滄東最傑出的一部作品,深沈凝視人在痛苦之中的狀態,一貫精準地掌握人性之複雜面向,交付這首殘酷的時代悲歌,卻處處灑落著光影交織的詩意。究竟要如何才能讓人們銘記尚未成為歷史的歷史?只有精彩的故事、深沈的情感、真實的生命,方能帶領觀眾領悟背後的答案。
⠀⠀⠀⠀⠀
「我想告訴人們的是,生命的意義不在天上,而是在現實當中,雖然它很醜陋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Kristin| 東吳中文畢,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,著有《光影華爾滋》,喜愛透過觀影、閱讀探索人與人,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。 合作邀約| 寶旭姐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